產品分類
近日,DeepSeek開源大語言模型、Blackwell GPU架構、人形機器人三大AI領域突破同時入選“全球工程成就"。
如果說它們是AI時代的“大腦",那么晶振便是維持這些系統生命線的精密“脈搏"。從數據中心的萬億參數訓練到工業機器人的精密協同,賽思晶振系列產品以其精準控制,為智能世界注入穩定心跳。
01晶振:數字世界的“指揮家",AI系統的同步基石
在AI算力狂飆的今天,技術復雜度呈指數級增長:DeepSeek大模型的千億參數需要數萬GPU核心并行運算,Blackwell GPU架構的萬億級晶體管需要納秒級同步,人形機器人的感知-決策-執行鏈路更要求微秒級時序一致性。
這些復雜系統背后,晶振扮演著“交響樂指揮家"的關鍵角色。沒有精準的指揮,再出色的樂手(CPU/GPU芯片)也無法奏出和諧的樂章。同樣,缺少晶振提供的精準時鐘信號,電子設備中數以億計的晶體管將無法協調工作,整個系統會在瞬間崩潰。
02高裝備的“生命線",晶振如何支撐AI進化?
1、底層通信:AI進化的時序基石
通信系統作為深植于這些AI系統底層架構、驅動其高效運轉的生命線,其不僅要求晶振擁有的頻率穩定性、極低的相位噪聲,還必須具備強大的環境適應性。如在PCIe、以太網、光纖通道等高速串行通信中,數據傳輸速率已突破10Gbps,對時序的容限極小。晶振產生的相位噪聲和抖動會直接“污染"時鐘信號,引入比特錯誤,抬高系統的誤碼率。
作為國內時頻領域的L軍者,賽思自主研發的國產化恒溫晶振(OCXO)系列產品,實現了相位噪聲≤-122dBc@1Hz、秒穩精度優于1.5E-13的突破性指標,為高速數據交換提供了堅實的時序保障。同時,其壓控晶振(VCXO)在1MHz頻偏下相位噪聲低至-173dBc/Hz,12K~20MHz頻帶內抖動控制低至16fs,能夠為5G-A/6G基站、光通信設備等G端應用提供了高純凈度的時鐘參考。
2、算力爆炸下的時序剛需
AI訓練對極限算力的追求,正推動芯片主頻突破5GHz、總線速度邁向10GHz。傳統石英晶振在10GHz頻段的抖動高達100fs,已難以滿足高頻、低抖動的嚴苛需求。賽思差分晶振(Differential Oscillators)憑借其優異的抖動性能與可編程特性,不僅攻克了高頻時序同步的技術瓶頸,更能靈活適配多樣化的AI應用場景,成為AI服務器在算力洪流中穩定運行的“時序定海神針"。
3、多模態協同的時序紐帶
人形機器人需要融合視覺、觸覺、運動控制等多模態數據,其關節驅動、SLAM定位、路徑規劃等功能均依賴于精確的時鐘同步。溫補晶振(TCXO)通過實時補償溫度漂移,在-40℃至85℃的寬溫環境下保持±0.5ppm的精度,將多關節同步誤差控制在1μs內,確保機器人動作的流暢性和精準度。同時,產品的低功耗、小體積特性,及支持-40℃~105℃的寬溫運行,適配自動駕駛傳感器、工業物聯網終端等場景需求。
03賽思晶振,突破AI時序瓶頸的技術答卷
面對AI技術向邊緣端、高性能和低延時協同發展的趨勢,賽思憑借深厚的技術積累,打造了完善的全場景適用晶振產品矩陣。
從具備頻率穩定性的恒溫晶振,到在寬溫范圍內保持精準的溫補晶振,再到滿足高速傳輸需求的差分晶振,以及各類晶體振蕩器與諧振器,賽思以系統化的產品布局,精準覆蓋AI服務器、光通信、工業機器人、智能駕駛等多元化場景的嚴苛時序需求。
選擇賽思自研的國產化晶振,遠不止是選擇一個電子元件,更是為整個數字系統賦予一個值得信賴的“生命核心"。當AI算力邁向全新高度,當智能應用深入各個場景,賽思始終以精準的時序控制能力,為每一個智能設備注入穩定可靠的“心跳",為AI時代的創新發展提供堅實的時序基礎保障。
關于我們
公司簡介產品展示
賽思單通道國產智能語音芯片ic 賽思高保持小型時鐘模塊 賽思銣原子鐘 賽思CPT原子鐘 賽思芯片原子鐘服務與支持
技術文章新聞中心聯系我們
聯系方式在線留言版權所有 © 2025 浙江賽思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:浙ICP備13009760號-6
技術支持:智能制造網 管理登陸 sitemap.xml